《女史箴图》,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重要作品,清末流失海外,原作已佚。大英博物馆藏有绢本的唐摹残本,以缣绢为底。缣绢,粗丝织品,着墨不化,专供贵族书写、绘画。这一件海外遗珍是现存唯一缣绢的文物实物。
关于缣绢,北宋仁宗皇帝和其老师杨安国有一则趣事与它有关。 北宋给皇帝讲课的教室叫天章阁,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龙亭。仁宗时候,有位天章阁侍讲叫杨安国,经筵二十七年,学识渊博,被仁宗评价“行义淳厚”。他是位山东大汉,讲课常用些市井俚语,幽默风趣,课堂氛围很是欢乐。
一日杨安国在天章阁给皇帝讲解《论语·述而》中的一句名言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意思是,只要有人自愿拿十条干肉当学费,就愿意教诲他。解释完大意,杨安国想到皇帝的老师们都是免费上课的,忍不住对仁宗发了句牢骚:“官家,昔孔子教人也须要钱。”意思是,皇帝啊,孔子教学生都要收学费,我们却没有课时费可拿。此话一出,其他侍讲纷纷惊出一身冷汗,心道:“杨安国这个缺心眼的,敢问皇帝要学费,怕是要掉脑袋。”没想到第二天一早,仁宗皇帝在上课之前给各位侍讲每人发了十匹缣绢。杨安国美滋滋地收下了,其他侍讲却不敢收,商量着要把这些缣绢再捐出来。皇帝听说后,打趣道:“你们把奖赏都捐回来,让杨安国的面子往哪儿搁?”
学生敬老师,老师爱学生,才有这样自在的师生关系。
荀子有云:“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”,尊师重道作为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之一,在宋代发展到了全新的高度。宋朝的皇帝就大多勤奋好学,一个赛一个尊敬师长。
宋真宗作了脍炙人口的《劝学诗》。从此天下学子都知道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、“书中自有颜如玉”,怀揣走上人生巅峰的理想,向着无涯学海进发。
宋神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,每每上课前要正衣冠,行拜师礼,态度谦逊。还发起大臣辩论会,在朝堂上争论“老师上课应该坐着还是站着”这样的话题。而且神宗皇帝读起书来废寝忘食,侍从叫他吃饭,他还回:“听读方乐,哪里知饥?”可算是活用了太爷爷“书中自有千钟粟”的教诲。
古人尚且如此,今人又何当不为?
教师节将临,饮水思源。长成参天大树时,总该回头看看最初播下种子的人。
是否面对最最敬爱的老师,感念师恩的话不知如何出口?
古语有言:“饷米千斛,修书累纸,意寄殷勤。”
米粒以寄情,赠米谢师恩。
金米为您准备谢师礼!
让“尊师重道”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一代一代的学子铭记、传承。
使它落在实处,刻印在每个人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