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到今,“蝉”都被视为一种神秘、圣洁、清高的灵物。比如羽化重生……《西游记》中的“唐僧”(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“金蝉子”,又称金蝉长老)也因金蝉子转世为真灵东土大唐高僧,而被喻有“金蝉脱壳”之意,所以人们也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、再生的象征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。如佩在腰间,谐音“腰缠(蝉)万贯”,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蝉取名为“一鸣惊人”。在金蝉“转世”之季,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历史上那些头头是道的“蝉”,一起发现新的“禅”意。
古人认为“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。”蝉在最后脱壳成虫之前,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,等脱壳化为蝉时,飞到高高的树上,只饮露水,可谓出污泥而不染。正是因为蝉能入土生活,又能出土羽化复生,自古以来为先民所推崇。
玉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,多用于日常佩戴,形制古朴,雕刻粗放,造型抽象夸张,所用玉材质地欠佳,多为半石质。
到了商代,玉蝉造型多为双翼收拢、静态匍匐状;繁者将玉蝉的目、羽翼、足、尾、背脊都具体雕琢,简者仅刻划蝉形轮廓。资料显示,目前经科学研究发掘出土的商代玉蝉仅有30多件。
玉蝉究其用途,大体可分为三种:一种为佩蝉,专门佩带在人身上以作装饰和避邪而用,把蝉佩于身上则表示高洁;另一种为冠蝉,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;还有一种用途较为独特,将玉蝉作琀,比喻逝者蜕变再生之意,寓指精神不死。
西周、春秋战国时期,玉蝉造型较商代更为细致和精美。平头、圆头成为主流。仍以大眼为主,眼形有圆方眼、长方眼,位置多在头部框内两侧,有的用“臣”字形纹刻化蝉眼,眼下有三道阴刻线。背、腹和翅膀上面开始有各种装饰纹饰出现。
春秋战国玉蝉多为夸张多变的造型。纹饰对称,有双蝉复合的器形,器身上有浅而细的斜线纹,细方格纹,字纹等辅助纹饰。双眼部位开始演变,由两侧雕琢而出,眼形仍然为大眼,颈部有短直线条、斜形短线条及绳纹,两翼有阴刻线纹饰刻化的翼纹,背面运用弧形阴刻表现蝉脚。
秦代玉蝉形制优美大气,一般都带有很精美的纹饰,这些纹饰仍然保留着部分战国时期的风格。
历代最有特色的玉蝉当属汉代玉蝉,其线条简练,粗犷有力,刀刀见锋,表面平滑光亮,边沿棱角锋利,素有“汉八刀”之称。
1988年,江苏省邢江县甘泉乡姚庄村西汉墓出土的白玉蝉,其采用和阗上等白玉琢雕而成,纹饰写实,异常逼真,被称为“蝉中之王”。玉蝉背面腹部皮纹多达12道,属汉蝉皮纹之最。蝉身平洁,光可鉴人,凡见过此蝉的中外考古学者无不赞美称绝。
南北朝玉蝉仍沿汉制,多采用滑石刻成,细部写实味道加重,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。东晋以后几乎见不到玉蝉了,宋代仿古风气盛行,当然玉蝉也不例外。宋代以后的蝉多作为佩饰。
明代玉蝉,纹饰线条雕工又粗又深,双翅雕得较薄,腹部厚;翅膀不光有脉纹,还有无数的小圆点,好似透明的一般;蝉腿有许多细小的腿毛(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)阴线刻得很密。蝉的反面采用单撤刀法,使两翅与腹部分开,两翼张开,腹部凸起,增加立体感。腹部的皮纹从颈部开始,而前几个时代玉蝉的皮纹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。整体比较而言,明代器物的工艺水平难比前朝。但也有一些工艺水平较高的作品问世,金蝉玉叶就是其中一例。
在中国古代,对女子的最高赞美莫过于“金枝玉叶”。而金蝉奏鸣,玉叶振动,正是金声玉振的艺术再现。南京博物院所藏的这件金蝉玉叶,可谓是15世纪下半叶明代中期的杰作,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。
发展到清代时期,玉蝉多写真手法与仿古纹饰同用。用料讲究,纹饰分布稀疏明朗,线条多用阳纹线来雕刻,具有很强的装饰性。
蝉作为艺术作品中的重要题材,在不同的时代都是人们所推崇的形象。它所展示的艺术形态,不仅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收藏品,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 自然有自然的语言,蝉有“禅”的法眼。对于觉悟的禅者,蝉就是平常心,生活之中一道追寻禅宗和灵光的器物。心态变了,世界就变了……